GSM900MHz 光纤中继器 用于无线接入的移动信号中继器
光纤中继器 描述:
光纤中继器 (FOR) 旨在解决此类地方移动信号较弱的问题:远离 BTS(基站收发站),并在地下有光缆网络。
整个FOR系统由两部分组成:Donor Unit和Remote Unit。它们通过光缆透明地传输和放大 BTS(基站收发器站)和移动设备之间的无线信号。
施主单元通过靠近 BTS 的直接耦合器(或通过施主天线的露天射频传输)捕获 BTS 信号,然后将其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电缆将放大的信号传输到远程单元。远程单元将光信号重新转换为射频信号,并将信号提供给网络覆盖不足的区域。并且移动信号也被放大并通过相反的方向重传到BTS。
根据Donor Unit接收BTS信号的方式,有两种FOR可供选择:
电缆接入 FOR:通过靠近 BTS 的直接耦合器接收 BTS 信号(推荐);
无线接入 FOR:通过Donor Antenna接收BTS信号(适用于没有光缆连接BTS的情况);可以分为 2 个子类别:波段选择和频道选择。
光纤中继器 特征:
1. 高级别、高可用性、维护方便;
2、内部采用智能监控,便于定位故障维修;
3、功耗低,散热性好;
4、高线性度PA,高系统增益;
5.本地和远程监控(可选)具有自动故障报警和远程控制;
6、体积小巧,安装、搬迁灵活;
7、全天候安装的防风雨设计;
8. 一个MOU最多可支持8个ROU,节省成本,安装方便。
FOR主要适用于这种情况:
· 待覆盖区域下方已存在地下光缆网络;
· BTS与要覆盖的区域之间存在巨大的障碍物;
· BTS 与要覆盖的区域之间的距离为 20 公里左右。
与RFR(RF中继器)和FSR(频移中继器)相比,FOR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
临:
不再有自振荡,安装位置选择方便;
对于有线接入类型,由Donor Unit拾取的纯BTS信号将大大降低信号噪声;
远程单元可以安装在 BTS 覆盖范围之外;
可实现360度全方位覆盖;
无需占用频率资源作为链路频率。
缺点:
· 设备总成本较高;
· 供体单元和远程单元之间需要光纤连接。
光纤中继器 应用:
扩大信号覆盖范围或填补信号弱或不可用的信号盲区。
· 户外:机场、旅游区、高尔夫球场、隧道、工厂、矿区、村庄、高速公路
· 室内:酒店、会展中心、地下室、商场、办公室、停车场。
数据表:
主控单元(MU)技术规格:
项目 | 测试条件 | 技术规格 | 备忘录 | |||
下行链路 | 上行链路 |
| ||||
频率范围 | 带内工作 | 890-915MHz | 935-960MHz |
| ||
带宽 | 带内工作 | 25MHz |
| |||
输出功率 | 带内工作 | - | 30±2dBm |
| ||
最大射频输入电平 | 带内工作 | -30dBm | - |
| ||
最小射频输入电平 | 带内工作 | -110dBm | - |
| ||
最大射频输入无损坏 | 带内工作 | 10dBm | - |
| ||
噪声系数 | 带内工作 | ≤5dB | - |
| ||
驻波比 | 带内工作 | ≤1.5 |
| |||
时间延迟 | 带内工作 | ≤12.0μs |
| |||
杂散发射 | 9kHz-1GHz | 带宽:30KHz | ≤-36 | ≤-36 |
| |
1GHz-12.75GHz | 带宽:30KHz | ≤-30 | ≤-30 |
| ||
连接器 |
| N-女 |
| |||
光学规格 | ||||||
光输出功率 |
| -8dBm±2dB | - |
| ||
光学最大输入功率 |
|
| +4dBm |
| ||
光学最小输入功率 |
|
| +0dBm |
| ||
光输入损坏等级 |
|
| +10dBm |
| ||
光学长度 |
| DL:1310nm,UL:1550nm |
| |||
光损耗 |
| ≤10dB /包括分光器的损耗 |
| |||
光连接器 |
| FC/APC(波分复用,一核) |
| |||
光口数量 |
| 1-4 |
| |||
电源和机械规格 | ||||||
电源 |
| AC220V±60V,45~55Hz |
| |||
方面 |
| 530mm*310mm*190mm |
| |||
重量 |
| 19公斤 |
| |||
最大限度。能量消耗 |
| 150W |
| |||
工作温度 |
| -5~+45℃ |
| |||
工作湿度 |
| ≤85% |
| |||
环保等级 |
| IP65 |
| |||
射频连接器 |
| N-母头,50ohm |
| |||
平均无故障时间 |
| ≥50000小时 |
| |||
监控界面 |
| 本地监视器:远程监视器:RS232,GSM/UMTS MODEM | 选项 | |||
报警类型 |
| 无电源、过热、RU 故障 |
|
远程单元技术规格:
项目 | 测试条件 | 技术规格 |
| |||
下行链路 | 上行链路 |
| ||||
频率范围 | 带内工作 | 890-915MHz | 935-960MHz |
| ||
带宽 | 带内工作 | 5MHz |
| |||
输出功率(最大) | 带内工作 | +36±2dBm | - |
| ||
最大输入无损坏 | 带内工作 | -- | +10dBm |
| ||
最大输入射频电平 | 带内工作 | -- | -30dBm |
| ||
最小输入射频电平 | 带内工作 | -- | -110dBm |
| ||
噪声系数 | 带内工作 | -- | ≤5dB |
| ||
增益可调范围/步长 | 带内工作 | ≥25dB/1dB |
| |||
增益可调误差 | 带内工作 | 增益可调范围0~20dB,误差≤1dB;≥21dB,误差≤1.5dB |
| |||
波纹 | 带内工作 | 带宽≤3dB |
| |||
ALC | 带内工作 | 最大增加≤10dB时。输出电平,输出变化≤±2dB,增加>10dB时,输出变化≤±2dB或关闭。 |
| |||
驻波比 | 带内工作 | ≤1.5 |
| |||
时间延迟 | 带内工作 | ≤12.0μs |
| |||
杂散发射 | 9kHz-1GHz | 带宽:30KHz | ≤-36 | ≤-36 |
| |
1GHz-12.75GHz | 带宽:30KHz | ≤-30 | ≤-30 |
| ||
光学规格 | ||||||
光输出功率 |
| 0~3dBm |
| |||
光学长度 |
| DL:1310nm,UL:1550nm |
| |||
光损耗 |
| ≤10dB /包括分光器的损耗 |
| |||
光连接器 |
| FC/APC(波分复用,一核) |
| |||
光学最大输入功率 |
| +4dBm |
| |||
光学最小输入功率 |
| +0dBm |
| |||
光输入功率无损坏 |
| +10dBm |
| |||
电源和机械规格 | ||||||
电源 |
| AC220V±60V,45~55Hz |
| |||
方面 |
| 530mm*310mm*190mm |
| |||
重量 |
| 19公斤 |
| |||
最大限度。能量消耗 |
| 200W |
| |||
工作温度 |
| -25~+55℃ |
| |||
工作湿度 |
| ≤95% |
| |||
环保等级 |
| IP65 |
| |||
射频连接器 |
| N-母头,50ohm |
| |||
平均无故障时间 |
| ≥50000小时 |
| |||
监控界面 |
| 本地监视器:远程监视器:RS232,GSM/UMTS MODEM |
| |||
报警类型 |
| 无电源、PA 故障、VSWR、过功率、过温 |
|
MOU+ROU 全系统技术规格:
项目 | 测试条件 | 技术规格 | 备忘录 | |
上行链路 | 下行链路 | |||
频率范围 | 带内工作 | 890-915MHz | 935-960MHz |
|
带宽 | 带内工作 | 25MHz |
| |
输出功率(最大) | 带内工作 | +30±2dBm | +36±2dBm |
|
ALC(分贝) | 输入增加 10dB | â–³Po≤±2 |
| |
最大增益 | 带内工作 | 90±3dB | 90±3dB | @10dB 光路损耗 |
增益可调范围(dB) | 带内工作 | ≥30 |
| |
增益可调线性(dB) | 10分贝 | ±1.0 |
| |
20分贝 | ±1.0 |
| ||
30分贝 | ±1.5 |
| ||
带内纹波(dB) | 有效带宽 | ≤3 |
| |
最大输入电平 | 继续 1 分钟 | -10 分贝 |
| |
延误(我们) | 带内工作 | ≤12 |
| |
噪声系数(dB) | 带内工作 | ≤5(最大增益) |
| |
杂散发射 | 9kHz~1GHz | ≤-36dBm/100kHz |
| |
1GHz~12.75GHz | ≤-30dBm/1MHz |
| ||
端口电压驻波比 | 基站端口 | ≤1.5 |
| |
质谱端口 | ≤1.5 |
|
光纤中继器 安装
安装位置选择原则:
1、安装在无关人员不易接触的地方;并且便于供电和装修场所;
2.有电缆馈线,方便开纤连接;
3、安装位置应避免热源和潮湿;
4、安装位置应通风良好。需要垂直挂在墙上或桅杆上,以保证散热。悬挂时需要考虑顶部≥50cm,底部距离≥100厘米 ;
光纤连接
光纤连接器应采用FC/PC型,一般带有黑色保护罩,对应光适配器。连接时请用仪器清洁剂喷洒。为避免污渍影响光路传输,增加光路插入损耗。连接时请按照图示:插头螺栓对准键槽(如图),插头后拧紧:不能太紧或太松。否则会影响光连接器的损耗。
PS:光缆不卷曲,需要保护好。
GSM900MHz 光纤中继器 用于无线接入的移动信号中继器
光纤中继器 描述:
光纤中继器 (FOR) 旨在解决此类地方移动信号较弱的问题:远离 BTS(基站收发站),并在地下有光缆网络。
整个FOR系统由两部分组成:Donor Unit和Remote Unit。它们通过光缆透明地传输和放大 BTS(基站收发器站)和移动设备之间的无线信号。
施主单元通过靠近 BTS 的直接耦合器(或通过施主天线的露天射频传输)捕获 BTS 信号,然后将其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电缆将放大的信号传输到远程单元。远程单元将光信号重新转换为射频信号,并将信号提供给网络覆盖不足的区域。并且移动信号也被放大并通过相反的方向重传到BTS。
根据Donor Unit接收BTS信号的方式,有两种FOR可供选择:
电缆接入 FOR:通过靠近 BTS 的直接耦合器接收 BTS 信号(推荐);
无线接入 FOR:通过Donor Antenna接收BTS信号(适用于没有光缆连接BTS的情况);可以分为 2 个子类别:波段选择和频道选择。
光纤中继器 特征:
1. 高级别、高可用性、维护方便;
2、内部采用智能监控,便于定位故障维修;
3、功耗低,散热性好;
4、高线性度PA,高系统增益;
5.本地和远程监控(可选)具有自动故障报警和远程控制;
6、体积小巧,安装、搬迁灵活;
7、全天候安装的防风雨设计;
8. 一个MOU最多可支持8个ROU,节省成本,安装方便。
FOR主要适用于这种情况:
· 待覆盖区域下方已存在地下光缆网络;
· BTS与要覆盖的区域之间存在巨大的障碍物;
· BTS 与要覆盖的区域之间的距离为 20 公里左右。
与RFR(RF中继器)和FSR(频移中继器)相比,FOR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
临:
不再有自振荡,安装位置选择方便;
对于有线接入类型,由Donor Unit拾取的纯BTS信号将大大降低信号噪声;
远程单元可以安装在 BTS 覆盖范围之外;
可实现360度全方位覆盖;
无需占用频率资源作为链路频率。
缺点:
· 设备总成本较高;
· 供体单元和远程单元之间需要光纤连接。
光纤中继器 应用:
扩大信号覆盖范围或填补信号弱或不可用的信号盲区。
· 户外:机场、旅游区、高尔夫球场、隧道、工厂、矿区、村庄、高速公路
· 室内:酒店、会展中心、地下室、商场、办公室、停车场。
数据表:
主控单元(MU)技术规格:
项目 | 测试条件 | 技术规格 | 备忘录 | |||
下行链路 | 上行链路 |
| ||||
频率范围 | 带内工作 | 890-915MHz | 935-960MHz |
| ||
带宽 | 带内工作 | 25MHz |
| |||
输出功率 | 带内工作 | - | 30±2dBm |
| ||
最大射频输入电平 | 带内工作 | -30dBm | - |
| ||
最小射频输入电平 | 带内工作 | -110dBm | - |
| ||
最大射频输入无损坏 | 带内工作 | 10dBm | - |
| ||
噪声系数 | 带内工作 | ≤5dB | - |
| ||
驻波比 | 带内工作 | ≤1.5 |
| |||
时间延迟 | 带内工作 | ≤12.0μs |
| |||
杂散发射 | 9kHz-1GHz | 带宽:30KHz | ≤-36 | ≤-36 |
| |
1GHz-12.75GHz | 带宽:30KHz | ≤-30 | ≤-30 |
| ||
连接器 |
| N-女 |
| |||
光学规格 | ||||||
光输出功率 |
| -8dBm±2dB | - |
| ||
光学最大输入功率 |
|
| +4dBm |
| ||
光学最小输入功率 |
|
| +0dBm |
| ||
光输入损坏等级 |
|
| +10dBm |
| ||
光学长度 |
| DL:1310nm,UL:1550nm |
| |||
光损耗 |
| ≤10dB /包括分光器的损耗 |
| |||
光连接器 |
| FC/APC(波分复用,一核) |
| |||
光口数量 |
| 1-4 |
| |||
电源和机械规格 | ||||||
电源 |
| AC220V±60V,45~55Hz |
| |||
方面 |
| 530mm*310mm*190mm |
| |||
重量 |
| 19公斤 |
| |||
最大限度。能量消耗 |
| 150W |
| |||
工作温度 |
| -5~+45℃ |
| |||
工作湿度 |
| ≤85% |
| |||
环保等级 |
| IP65 |
| |||
射频连接器 |
| N-母头,50ohm |
| |||
平均无故障时间 |
| ≥50000小时 |
| |||
监控界面 |
| 本地监视器:远程监视器:RS232,GSM/UMTS MODEM | 选项 | |||
报警类型 |
| 无电源、过热、RU 故障 |
|
远程单元技术规格:
项目 | 测试条件 | 技术规格 |
| |||
下行链路 | 上行链路 |
| ||||
频率范围 | 带内工作 | 890-915MHz | 935-960MHz |
| ||
带宽 | 带内工作 | 5MHz |
| |||
输出功率(最大) | 带内工作 | +36±2dBm | - |
| ||
最大输入无损坏 | 带内工作 | -- | +10dBm |
| ||
最大输入射频电平 | 带内工作 | -- | -30dBm |
| ||
最小输入射频电平 | 带内工作 | -- | -110dBm |
| ||
噪声系数 | 带内工作 | -- | ≤5dB |
| ||
增益可调范围/步长 | 带内工作 | ≥25dB/1dB |
| |||
增益可调误差 | 带内工作 | 增益可调范围0~20dB,误差≤1dB;≥21dB,误差≤1.5dB |
| |||
波纹 | 带内工作 | 带宽≤3dB |
| |||
ALC | 带内工作 | 最大增加≤10dB时。输出电平,输出变化≤±2dB,增加>10dB时,输出变化≤±2dB或关闭。 |
| |||
驻波比 | 带内工作 | ≤1.5 |
| |||
时间延迟 | 带内工作 | ≤12.0μs |
| |||
杂散发射 | 9kHz-1GHz | 带宽:30KHz | ≤-36 | ≤-36 |
| |
1GHz-12.75GHz | 带宽:30KHz | ≤-30 | ≤-30 |
| ||
光学规格 | ||||||
光输出功率 |
| 0~3dBm |
| |||
光学长度 |
| DL:1310nm,UL:1550nm |
| |||
光损耗 |
| ≤10dB /包括分光器的损耗 |
| |||
光连接器 |
| FC/APC(波分复用,一核) |
| |||
光学最大输入功率 |
| +4dBm |
| |||
光学最小输入功率 |
| +0dBm |
| |||
光输入功率无损坏 |
| +10dBm |
| |||
电源和机械规格 | ||||||
电源 |
| AC220V±60V,45~55Hz |
| |||
方面 |
| 530mm*310mm*190mm |
| |||
重量 |
| 19公斤 |
| |||
最大限度。能量消耗 |
| 200W |
| |||
工作温度 |
| -25~+55℃ |
| |||
工作湿度 |
| ≤95% |
| |||
环保等级 |
| IP65 |
| |||
射频连接器 |
| N-母头,50ohm |
| |||
平均无故障时间 |
| ≥50000小时 |
| |||
监控界面 |
| 本地监视器:远程监视器:RS232,GSM/UMTS MODEM |
| |||
报警类型 |
| 无电源、PA 故障、VSWR、过功率、过温 |
|
MOU+ROU 全系统技术规格:
项目 | 测试条件 | 技术规格 | 备忘录 | |
上行链路 | 下行链路 | |||
频率范围 | 带内工作 | 890-915MHz | 935-960MHz |
|
带宽 | 带内工作 | 25MHz |
| |
输出功率(最大) | 带内工作 | +30±2dBm | +36±2dBm |
|
ALC(分贝) | 输入增加 10dB | â–³Po≤±2 |
| |
最大增益 | 带内工作 | 90±3dB | 90±3dB | @10dB 光路损耗 |
增益可调范围(dB) | 带内工作 | ≥30 |
| |
增益可调线性(dB) | 10分贝 | ±1.0 |
| |
20分贝 | ±1.0 |
| ||
30分贝 | ±1.5 |
| ||
带内纹波(dB) | 有效带宽 | ≤3 |
| |
最大输入电平 | 继续 1 分钟 | -10 分贝 |
| |
延误(我们) | 带内工作 | ≤12 |
| |
噪声系数(dB) | 带内工作 | ≤5(最大增益) |
| |
杂散发射 | 9kHz~1GHz | ≤-36dBm/100kHz |
| |
1GHz~12.75GHz | ≤-30dBm/1MHz |
| ||
端口电压驻波比 | 基站端口 | ≤1.5 |
| |
质谱端口 | ≤1.5 |
|
光纤中继器 安装
安装位置选择原则:
1、安装在无关人员不易接触的地方;并且便于供电和装修场所;
2.有电缆馈线,方便开纤连接;
3、安装位置应避免热源和潮湿;
4、安装位置应通风良好。需要垂直挂在墙上或桅杆上,以保证散热。悬挂时需要考虑顶部≥50cm,底部距离≥100厘米 ;
光纤连接
光纤连接器应采用FC/PC型,一般带有黑色保护罩,对应光适配器。连接时请用仪器清洁剂喷洒。为避免污渍影响光路传输,增加光路插入损耗。连接时请按照图示:插头螺栓对准键槽(如图),插头后拧紧:不能太紧或太松。否则会影响光连接器的损耗。
PS:光缆不卷曲,需要保护好。